照片掃描 - photo123

營業中2024/09/19

有問題嗎?
客服電話:請查詢<常見問題>
客服信箱:photo123service@gmail.com

看訂單狀態 檢視掃描結果

首頁
如何運作
如何收費
照片掃描
底片掃描
正片掃描
錄影帶轉DVD
開箱文
常見問題

家庭電影拍攝放映媒材演進年表 本文為Photo123系列文章

家庭電影拍攝放映媒材演進年表

年代 儲存媒體階段 類型 設備 說明
1895 膠片 商業 35毫米膠片
35mm film
1895 年12 月28 日在巴黎卡普辛大道的咖啡館(Grand caf `e),盧米埃兄弟將拍攝的電影影片投射到大銀上,讓眾多人觀賞,並公開收費,放映長度約半小時、包含12 個短片的電影,這就是現代世界電影歷史上「電影」的誕生。 

盧米埃兄弟將影片放映速度設定每秒16 畫面(無聲片),影片定在35 厘米。
1923 膠片 商業
家用
16毫米膠片
16mm film3
寬度為16公釐的底片。在無聲電影裡,16公釐底片兩邊都有排孔;而有聲電影則只有一面排孔,另一面則作為音軌。這類底片於1923年引進業餘者市場,並逐漸發展成為非針對一般戲院上映之家庭電影製片者的常用媒材。這類尺寸的底片多用於獨立短片、紀錄片及教育性用途視訊。

16毫米無聲片畫面放映尺寸為寬9.65毫米,高7.21毫米,每邊各有一個齒孔。進入有聲電影時代後,拷貝改為單邊齒孔,另一邊則用作聲帶位元 置(光學聲帶或磁性聲帶)。由於16毫米電影設備輕便,膠片和加工費用較低廉,加上感光乳劑技術的不斷進步,改善了放映影像的清晰度和顆粒性,因而廣泛應 用於科教、新聞、工業和商業等各部門。
1932 膠片 家用 8毫米膠片
8 mm film
標準8毫米底片(Standard 8 mm film),是一種由柯達公司開發的電影底片尺寸標準。1932年,柯達公司在本公司的16毫米底片的基礎上推出了8毫米電影底片格式。這種底片使用16毫米底片拍攝,畫面只佔據一半的位置。拍完一卷膠帶之後將膠捲重新裝載使用另一側繼續拍攝,影片拍攝完成之後將膠捲從中間裁開就得到了兩條8毫米底片,因為這種特性有時也稱這種 底片為雙8底片(Double-8)。因為成本低廉,主要用於家庭錄像等領域。
1965 膠片 家用 超8毫米膠片S8 mm film) 1965年由柯達公司推出,比傳統 8 公釐寬,但是可以印在完全一樣的舊標準 8 公釐底片膜上,也同樣單邊穿孔。 然而穿孔尺寸小於那些老式的8公釐膠片,可是讓影片拍攝面積更大。超8的標準還專門分配了對孔的氧化物條,以達成聲音磁性記錄,可以錄製有聲影片。
1971 磁帶 商業
家用
家庭用3/4英吋U-Matic/ 
電視台用U-Matic
1971年,日本Sony公司正式推出錄影帶寬度為四分之三吋的U-Matic系統,開啟了卡式錄影機(Video Cassette Recorder, VCR)時代。   U-Matic系統影像訊號採用螺旋式掃描(helical scanning),水平解像度約為二百四十條,具有兩軌音訊,由於體積較小,重量較輕,且操作方便,機動性提高,適合電子式新聞攝製 (Electronic News Gathering, ENG)及外景拍攝,使節目製作空間大增。並且因為價格較為便宜,逐漸成為教育及訓練機構的主要錄影系統。    U-Matic錄影帶包括攜帶式錄影機專用的二十分鐘帶,及一般錄影機使用的三十分鐘帶、六十分鐘帶及九十分鐘帶;為了改進影像品質,一九八八年又推 出使用金屬帶的SP(Superior Performance)系統,將解像度提升到三百三十條。 

U-Matic錄影系統將錄影機小型化,可透過實景拍攝將世界帶進教室,並且使錄影帶節目大量運用於教育訓練機構,對教學媒體的變遷影響極為深遠。
1971 磁帶 商業
家用
家庭用 3/4英吋U-Matic/ 
電視台用U-Matic
1971年,日本Sony公司正式推出錄影帶寬度為四分之三吋的U-Matic系統,開啟了卡式錄影機(Video
1975 磁帶 家用 Betamax

Sony公司的Betamax,簡稱Beta是一種年份較早的專業用 19.1公厘(0.75英寸) U-matic錄影帶演進而來的 12.7公厘(0.50英寸) 家用錄影帶格式。它於1975年4月16日發表,同年5月10日上市。如同1976年JVC公司發表的VHS制式,它沒有guard band,使用水平錄製以減少漏話。Betamax名字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種是當磁帶在機器中運轉時,它環繞機件的樣子像希臘字母"Beta"。另一種說法是"Beta"在日文中是"品質"的意思,而"max"則用來形容"beta"。
sony推出家庭用BETA錄影機BETA MAX「SL-6300」

1975 磁帶 商業 數位相機技術發表 1975年,柯達應用電子研究中心工程師Steven J.Sasson開發出世界上第一台數位相機。並以磁帶作為存儲介質,擁有1萬圖元。記錄一張黑白影像需23秒。這台「掌上型電子照相機」的出現顛覆了攝影的物理本質。
1976 磁帶 家用 VHS
VHS是Video Home System的縮寫,意為家用錄影系統。它是由日本JVC公司在1976年開發的一種家用錄影機錄製和播放標準。
1978 碟片 家用 LD 鐳射影碟尺碼和12吋黑膠唱片相若,表面和音樂光碟相似。鐳射影碟機以鐳射讀取預先刻錄在碟片上的訊號,並且轉換成為影像訊號(如PAL制式及NTSC制式)供電視機播放。於1980年代相對當時流行的家用錄影系統錄影帶是頗昂貴的東西。鐳射影碟能夠提供的影像品質接近廣播電視,而且因為是非接觸式讀取的關係,沒有錄影帶使用多次會造成影像變差的問題。

很多人以為鐳射影碟使用了數位技術,但其實不論影像和聲音都是使用頻率調製的類比方式儲存在影碟上。後期的NTSC影碟才真的可以將音軌以數位元方式(主要是脈衝編碼調變或Dolby Pro Logic)加載到碟上,PAL影碟則只能以數位或類比其中一種方法儲存音軌。

鐳射影碟在北美並不流行,在日本、台灣和香港曾非常流行,主要用於卡拉OK影碟的生產,其次才是一般電影的影碟。


由於使用類比儲存,鐳射影碟不會像DVD有馬賽克、色彩帶或者其他因數位量化帶來的問題,仍然有少數愛好者視之為珍藏品。
1979 磁帶 家用 卡帶式隨身聽
推出卡帶式隨身聽Walkman「TPS-L2
1982 碟片 家用 CD/播放機 CD(英文:Compact Disc),是一種用以儲存數位資料的光學碟片,原被開發用作儲存數位音樂。CD在1982年面世,至今仍然是商業錄音的標準儲存媒體。

在CD尚未發明之前,音響系統都是屬於類比訊號,音樂的來源大多是30公分直徑的密紋唱片、收音機以及錄音機等,CD發明之前根本就沒有數位音響。

sony推出第一台CD播放機「CDP-101」
1982 磁帶(類比)   VHS-C VHS-C是在1982年由JVC公司推出的拍攝用VHS錄像帶格式,針對一般家用所設計的類比磁帶。
1983 磁帶(類比) 家用 Betamax手持攝影機 三洋公司於1983年推出的世界上第一款手持攝影機Betamax攝影機「Betamovie」。
1985 磁帶(類比) 家用 V8
1985年,日本Sony公司成功的推出Handycam攝影機,並且變得非常流行,在1980年代家用市場當中取代了VHS -C和Betamax格式,成為當時許多人使用的規格。

第一代HANDYCAM「CCD-M8」
1988 磁帶(類比) 家用 Hi8 Hi8型是更高質量的版本。與V8的磁帶是相同的尺寸和形狀,並且在某些情況下,它們可以互換使用。它能夠記錄更多的分辨率,擁有約400線的分辨率,對8mm磁帶來說是很大的改進。 Hi8型可是算是當時最高質量的家用攝影系統。
1993 碟片 家用 VCD 影音光碟(英語:Video Compact Disc,縮寫:VCD),是一種在光碟上存儲影像聲音訊息的標準。影音光碟可以在個人電腦或影音光碟播放機以及大部分數位多功能影音光碟播放機中播放。

影音光碟標準由Sony、飛利浦、JVC、松下等電器生產廠商聯合於1993年制定,屬於數位光碟的白皮書標準。
1995 磁帶(數位) 商業 DV格式製訂 Digital Video(DV,數位影像)是1995年所發表的一種數位影像規格。其小型格式MiniDV成為家庭及半專業影像製作標準;有時亦應用在如電影及電子新聞採集等專業用途。DV的規格(原為藍皮書,官方名稱IEC 61834)定義了編解碼器及影帶格式。特色包括了為簡單剪接(一種傳輸至非線性剪接系統如IEEE 1394的標準介面)而設Intraframe壓縮,及良好影像品質,特別和早期家用模擬格式如Video8、Hi8及VHS-C等比較。
自1990年代初期,世界知名廠商即各自發表高畫質的家庭用影像數位元化規格;但為避免重蹈Betamax和VHS規格戰的歷史教訓,當時由十家廠商召開HD數位化VCR協議會,包括了松下電器(Panasonic)、Sony、JVC、飛利浦、三洋、日立、Sharp、湯臣多媒體、三菱及東芝,並於1994年4月同意了家庭用(Consumer)數位VCR規格,這就是所謂的DV規格,也就是家庭用攝影機DV規格。
1995 碟片(數位) 家用 DVD 數位多功能影音光碟(英語:Digital Versatile Disc;Digital Video Disk;縮寫:DVD),是一種光碟存儲器,通常用來播放標準電視機清晰度的電影,高質量的音樂與作大容量儲存資料用途。DVD與CD的外觀極為相似,直徑都有120毫米規格等。
1999 磁帶(數位) 家用 D8 Digital8攝像機。 
數字在1999年推出,是業界標準的DV編解碼器,在Hi8媒體記錄的一種形式。在紀錄方面, Digital8和MiniDV是同樣的邏輯格式。而儲存數位編碼的音頻/視訊標準在Video8磁帶上,磁帶必須以原本的兩倍速度進行紀錄,因此,一部120分鐘的NTSC 格式Hi8型磁帶大約只能紀錄60分鐘的數位影像訊號。
1990 數位     電視技術的現狀:當前電視技術的一個最明顯的特徵就是數位化。首先是節目製作數位化。1990年代末期,英國廣播公司(BBC)率先在全球建立起了「哥倫布」系統。這個系統使得BBC的電視節目儲存、編輯、播出全面實現數位化,即非磁帶化,從而極大地提高了BBC的工作效率,節省了製作成本。另外,現在的電視機構正在逐漸淘汰傳統的類比的錄放影機和錄影帶,取而代之的是數位錄放影機和各種新興的記錄載體。這個變革大大改善了圖象的質量。其次,傳輸技術也多元化起來。除了傳統的無線微波傳輸外,現在還有有線電視、衛星電視等傳輸方式。這些新興的傳輸方式有效地減輕了訊號在傳輸過程中必然會產生的衰減現象,保證了較好的接收質量。並且在提升了影像及聲音質量之外,也和提供雙向互動的可能
1995 磁帶(數位) 商業
家用
第一台DV攝像機誕生

1995年7月,SONY公司 發佈第一台DV攝影機DCR-VX1000發佈,DCR-VX1000一經推出,即被世界各地電視新聞記者、製作人廣泛採用,這款產品使用Mini-DV格式的磁帶,採用3CCD感測器(3片1/3英寸、41萬圖元CCD),10倍光學變焦,光學防抖系統,發佈時的售價高達4000美元。DCR-VX1000是影像史上一次重大變革,從此,家用數位攝影機開始正式步入數位時代。

2000 碟片(數位) 家用 第一台DVD攝像機誕生 日立公司推出第一台DVD攝像機DZ-MV100。當時這款第一款把DVD作為儲存介質的數位攝影機,使用8cm的DVD-RAM碟片作為儲存媒體,擺脫了DV磁帶,是繼DV攝影機之後的一次重大革新,不過當時並沒有多少人注意這款產品,DZ-MV100僅在日本本土銷售,DVD攝影機廣泛被人認知要從3年後SONY公司大力推廣開始。
2002 碟片(數位) 家用 高畫質藍光錄影機 「藍光光碟聯盟」的前身「Blu-ray Disc Founders」成立,「藍光光碟」正式發表。隔年推出全球首款藍光錄影機「BDZ-S77」
2003 快閃記憶體(數位) 家用 第一臺可錄影手機(數位) Nokia公司所推出的這款3650是第一支可以支援錄影的手機,內建30萬圖元鏡頭,176 x 208圖元的彩色螢幕,最高支援640 x 480圖元的影像擷取解析度,內建4MB記憶體,還支援JAVA與Symbian應用程式下載,提供完整多媒體訊息MMS發送。
2004 快閃記憶體(數位) 家用 第一台微硬碟攝像機 JVC公司推出第一批1英寸微型硬碟攝影機MC200和MC100,硬碟開始進入消費類數位攝影機領域,兩款硬碟攝影的容量為4GB,拍攝的影像採用 MPEG-2壓縮,用戶可以靈活更改壓縮率來延長拍攝時間,快閃記憶體的介質的採用使數位攝影機和電腦交流資訊變得更為方便,也可以靈活更換微硬碟。到2005年6月,JVC發佈了採用1.8英寸大容量硬碟攝影機Everio G系列,最大的容量達到了30GB,而且很好地控制了體積,價格保持在同類DV攝影機的水準上。
2005 磁帶(數位) 家用 家用高畫質(HD)攝影機 SONY公司推出家用數位高畫質攝影機, HANDYCAM「HDR-HC1」
2010 快閃記憶體(數位) 家用 家用4K超高畫質(Ultara HD)攝影機 Sony、JVC、CANON、Panasonic等公司陸續發表家用4K超高畫質(Ultara HD)攝影機
年代 儲存媒體階段 類型 設備 說明
1895 膠片 商業 35毫米膠片
35mm film
1895 年12 月28 日在巴黎卡普辛大道的咖啡館(Grand caf `e),盧米埃兄弟將拍攝的電影影片投射到大銀上,讓眾多人觀賞,並公開收費,放映長度約半小時、包含12 個短片的電影,這就是現代世界電影歷史上「電影」的誕生。 

盧米埃兄弟將影片放映速度設定每秒16 畫面(無聲片),影片定在35 厘米。
1982 磁帶(類比)   VHS-C VHS-C是在1982年由JVC公司推出的拍攝用VHS錄像帶格式,針對一般家用所設計的類比磁帶。
1976 磁帶 家用 VHS
VHS是Video Home System的縮寫,意為家用錄影系統。它是由日本JVC公司在1976年開發的一種家用錄影機錄製和播放標準。
1985 磁帶(類比) 家用 V8
1985年,日本Sony公司成功的推出Handycam攝影機,並且變得非常流行,在1980年代家用市場當中取代了VHS -C和Betamax格式,成為當時許多人使用的規格。

第一代HANDYCAM「CCD-M8」
1988 磁帶(類比) 家用 Hi8 Hi8型是更高質量的版本。與V8的磁帶是相同的尺寸和形狀,並且在某些情況下,它們可以互換使用。它能夠記錄更多的分辨率,擁有約400線的分辨率,對8mm磁帶來說是很大的改進。 Hi8型可是算是當時最高質量的家用攝影系統。
1995 磁帶(數位) 商業 DV格式製訂 Digital Video(DV,數位影像)是1995年所發表的一種數位影像規格。其小型格式MiniDV成為家庭及半專業影像製作標準;有時亦應用在如電影及電子新聞採集等專業用途。DV的規格(原為藍皮書,官方名稱IEC 61834)定義了編解碼器及影帶格式。特色包括了為簡單剪接(一種傳輸至非線性剪接系統如IEEE 1394的標準介面)而設Intraframe壓縮,及良好影像品質,特別和早期家用模擬格式如Video8、Hi8及VHS-C等比較。
自1990年代初期,世界知名廠商即各自發表高畫質的家庭用影像數位元化規格;但為避免重蹈Betamax和VHS規格戰的歷史教訓,當時由十家廠商召開HD數位化VCR協議會,包括了松下電器(Panasonic)、Sony、JVC、飛利浦、三洋、日立、Sharp、湯臣多媒體、三菱及東芝,並於1994年4月同意了家庭用(Consumer)數位VCR規格,這就是所謂的DV規格,也就是家庭用攝影機DV規格。
1995 碟片(數位) 家用 DVD 數位多功能影音光碟(英語:Digital Versatile Disc;Digital Video Disk;縮寫:DVD),是一種光碟存儲器,通常用來播放標準電視機清晰度的電影,高質量的音樂與作大容量儲存資料用途。DVD與CD的外觀極為相似,直徑都有120毫米規格等。
1999 磁帶(數位) 家用 D8 Digital8攝像機。 
數字在1999年推出,是業界標準的DV編解碼器,在Hi8媒體記錄的一種形式。在紀錄方面, Digital8和MiniDV是同樣的邏輯格式。而儲存數位編碼的音頻/視訊標準在Video8磁帶上,磁帶必須以原本的兩倍速度進行紀錄,因此,一部120分鐘的NTSC 格式Hi8型磁帶大約只能紀錄60分鐘的數位影像訊號。

資料來源:台灣歷史影像資料庫

Photo123是提供一個幫大家把家裡所有舊照片、底片掃描數位化的服務,成立至今我們已經幫非常多人把家裡的照片變成可以永久保存的數化檔案。您可以在我們的網站上看到更多關於我們的服務。

Photo123照片底片掃描網

照片掃描 | 底片掃描 | 正片掃描